
一、豬尿的密度
豬尿的密度通常在 1009~1022 kg/m³ 之間(即 1.009~1.022 g/cm³),具體數值受以下因素影響:
尿素含量:尿素是尿液中主要的固體成分,其含量越高,密度越大。
飲水量與排泄量:飲水量大時,尿量增加,密度相對降低;反之則升高。
動物個體差異:不同豬只的代謝水平、飼料成分等可能導致密度波動。
參考依據:
仔豬尿密度為 1.009±0.006 g/cm³(約 1009 kg/m³)。
成年豬尿密度范圍為 1.018~1.022 g/cm³(約 1018~1022 kg/m³)。
密度與尿中固體成分(如尿素、礦物質)含量正相關。
二、生物有機肥生產設備
生物有機肥生產設備是將畜禽糞便(如豬糞、雞糞)轉化為有機肥料的成套機械,其核心設備及流程如下:
1. 核心設備組成
設備類型 功能說明 適用場景
預處理設備 包括破碎機、攪拌機,用于粉碎原料并添加輔料(如氮、磷、鉀)。 處理畜禽糞便、秸稈等原料。
發酵設備 翻拋機、發酵罐,通過微生物作用分解有機物,控制溫度(50~70℃)和濕度。 大規模發酵,提高肥料腐熟度。
造粒設備 擠壓造粒機、圓盤造粒機,將干燥后的物料制成顆粒,控制粒度(2~5mm)。 生產顆粒狀有機肥,提升商品價值。
干燥與冷卻設備 滾筒烘干機、冷卻機,去除多余水分并防止顆粒變質。 確保肥料含水量達標(≤15%)。
篩分與打包設備 滾筒篩分機、打包機,分級成品并自動稱重、封口。 保證產品粒度均勻,便于儲存和運輸。
輔助設備 輸送機、除塵設備、控制系統,實現自動化生產。 減少人工操作,提升環保性。
2. 生產工藝流程
預處理:破碎原料并添加輔料,調節水分和碳氮比。
發酵:通過翻拋或罐式發酵,分解有機物,殺滅病原菌。
干燥與造粒:烘干物料后制成顆粒,提升肥料利用率。
篩分與打包:分級成品,確保質量穩定。
3. 設備選型建議
產能需求:
小型生產線(1~5噸/天):適合養殖場自用,設備成本約 5~20萬元。
大型生產線(10~50噸/天):適合商業化生產,設備成本約 50~300萬元。
原料特性:
高濕度物料(如豬糞):優先選擇履帶式翻拋機、高濕料干燥機。
秸稈混合原料:需配備粉碎機和秸稈發酵設備。
自動化程度:
全自動生產線:集成發酵、造粒、打包,減少人工干預。
半自動生產線:需人工輔助部分環節,成本較低。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