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雞糞有機肥加工流程與核心設備
原料收集與預處理
收集:及時清理雞舍中的雞糞,避免長時間堆積導致養分流失和有害菌滋生。
除雜:通過篩分設備去除羽毛、墊料(稻殼、木屑)、石塊等雜質。細小雜質可用振動篩進一步分離。
調節水分:雞糞含水率通常為70%-80%,需添加秸稈粉、鋸末等輔料將含水率降至50%-60%(適宜發酵)。
發酵處理
添加菌劑:按每噸雞糞添加1-2公斤EM菌或芽孢桿菌,均勻撒在雞糞上以加速分解。
堆肥發酵:
條垛式:堆積成1.5-2米高、2-3米寬的條垛,每隔2-3天翻堆一次,發酵周期15-20天。
槽式發酵:使用槽式翻拋機,發酵周期縮短至10-15天,效率更高。
關鍵指標:發酵初期溫度升至50℃-60℃,后期穩定在40℃以下,顏色變為黑褐色、無臭味、質地松散時發酵完成。
粉碎與篩分
粉碎:用半濕物料粉碎機或立式粉碎機將發酵后的物料破碎至均勻粒度。
篩分:通過滾筒篩或振動篩分離不合格顆粒,大顆粒返回粉碎環節,小顆粒返回造粒環節。
混合與造粒
混合:用臥式攪拌機或雙軸攪拌機添加氮、磷、鉀等養分,確保均勻。
造粒:
圓盤造粒機:適合小規模生產,顆粒均勻度較高。
轉鼓造粒機:適合大規模連續生產,效率更高。
平模擠壓造粒機:適用于高濕度物料,顆粒密實度高。
干燥與冷卻
干燥:用滾筒烘干機將顆粒水分降至15%以下(標準要求)。
冷卻:通過滾筒冷卻機降低顆粒溫度,防止結塊。
打包與儲存
打包:用自動打包機稱重、打包,規格可選25公斤/袋、40公斤/袋等。
儲存:成品需存放在干燥、通風的倉庫中,避免受潮。
二、全套設備清單與配置
基礎配置(年產1萬噸)
發酵設備:槽式翻拋機(寬度1-1.2米,深度0.3-0.4米)。
粉碎設備:半濕物料粉碎機(處理高濕度物料)。
攪拌設備:臥式攪拌機(單軸或雙軸)。
造粒設備:圓盤造粒機(直徑1.2-2米)。
干燥設備:滾筒烘干機(熱風爐供熱)。
冷卻設備:滾筒冷卻機。
篩分設備:滾筒篩(篩網孔徑2-5mm)。
打包設備:自動打包機(帶定量稱重功能)。
輸送設備:皮帶輸送機、螺旋輸送機。
價格:約15萬-30萬元(含安裝調試)。
高配置(年產5萬噸以上)
發酵設備:履帶式翻拋機(四輪行走,適合大面積發酵)。
造粒設備:轉鼓造粒機(連續生產,效率高)。
干燥設備:高效滾筒烘干機(帶熱回收系統)。
環保設備:脈沖布袋除塵器(粉塵排放濃度≤30mg/m³)。
自動化控制:PLC系統實時監測溫度、濕度、轉速等參數。
價格:50萬-100萬元(含智能化升級)。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