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成套設備配置方案
有機肥生產線設備配置需根據生產規模、原料特性及工藝需求靈活調整,主要分為高、中、低三檔:
高配置方案
適用場景:大型養殖場、規模化有機肥廠
核心設備:
原料處理:雞糞脫水機(含水量高的原料需配備)、半濕物料粉碎機(處理秸稈、糞便等)
發酵系統:連續槽式翻拋機(提升堆垛含氧量,控制發酵溫度)或高溫好氧發酵罐(占地小、自動化高、無二次污染)
深加工:臥式攪拌機(原料與菌種混合)、圓盤造粒機/平模擠壓造粒機(生產球形顆粒)
后處理:滾筒烘干機(水分降至15%以下)、滾筒冷卻機(防止結塊)、滾筒篩分機(分離合格粒徑)、包膜機(增強顆粒強度與緩釋性)
輔助設備:皮帶輸送機(工序間物料轉移)、自動定量打包機(精度±0.5%)、除塵系統(旋風除塵器/布袋除塵器)、廢氣處理設備(生物濾池/噴淋塔)
優勢:全自動化生產,人力成本降低40%,產品合格率超98%,適合環保要求嚴格的地區。
中配置方案
適用場景:中小型生產企業(時產1-3噸)
核心設備:
原料處理:半濕物料粉碎機、臥式攪拌機
發酵系統:槽式翻拋機或自走式翻拋機
深加工:攪齒造粒機(成球率95%)或轉鼓造粒機
后處理:烘干機、冷卻機、滾筒篩分機、打包設備
輔助設備:皮帶輸送機、除塵設備
優勢:兼顧效率與成本,投資回報周期縮短至1.5年,設備操作簡單,維護方便。
低配置方案
適用場景:家庭農場、小作坊(時產數百公斤)
核心設備:
原料處理:半濕物料粉碎機、臥式攪拌機
深加工:造粒機(圓盤或滾筒式)或滾筒篩分機(二選一)
打包:自動打包秤
優勢:初期投資低(1萬-5萬元),適合試驗性生產或區域化供應。
二、設備費用范圍
有機肥生產線設備費用受生產規模、自動化程度及品牌影響顯著,具體如下:
按生產規模劃分
小型生產線(年產1萬噸以下):
價格范圍:9萬-26.5萬元
配置示例:半濕物料粉碎機、臥式攪拌機、造粒機、烘干機、冷卻機、打包設備。
案例:鄭州某品牌小型顆粒有機肥生產線,價格10萬-20萬元。
中型生產線(年產5-10萬噸):
價格范圍:50萬-100萬元
配置升級:增加連續式發酵系統、自動化造粒機、智能打包線。
案例:年產5萬噸生產線,設備投資約80萬元。
大型生產線(年產10萬噸以上):
價格范圍:200萬元以上
高端配置:全自動原料處理系統、高效發酵罐、大型烘干冷卻系統、智能化控制系統。
案例:年產20萬噸生產線,設備投資超300萬元。
按設備類型劃分
核心設備單價:
翻拋機:履帶式1萬-3萬元,槽式4萬-8萬元,輪盤式15萬-25萬元。
造粒機:對輥擠壓式2萬-5萬元,攪齒式8萬-12萬元,輪盤式15萬-20萬元。
烘干機:滾筒式3萬-6萬元,回轉式10萬-15萬元。
發酵罐:立式10萬-20萬元,臥式20萬-50萬元。
自動化程度影響:
全自動設備價格比半自動高20%-40%,但能節省人力成本(如中型全自動線人力成本降低40%)。
其他費用因素
材質:不銹鋼設備比碳鋼貴30%-50%,但耐腐蝕性更強。
品牌與售后:知名品牌設備價格高10%-20%,但售后服務更有保障。
地區差異:河南地區設備價格普遍低于沿海地區,但需考慮運輸成本。
三、選型建議
根據原料特性選擇:
含水量高的原料(如畜禽糞便)需配備脫水機、烘干機。
硬度大的原料(如秸稈、礦石)需配備粉碎機。
粘性原料需添加調理劑或選擇圓盤造粒機。
根據工藝需求選擇:
有機肥需發酵、粉碎、造粒設備。
復合肥需混合、造粒、烘干、冷卻設備。
生物肥需添加微生物菌劑,需發酵、混合、低溫干燥設備。
根據預算選擇:
初期投資有限可選低配置方案,逐步升級。
追求高效生產可選高配置方案,長期成本更低。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