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化物融雪劑的標準規范主要依據國家標準GB/T23851-2017《融雪劑》,該標準對融雪劑的分類、技術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包裝、運輸和貯存等方面進行了詳細規定。以下是氯化物融雪劑標準規范的核心內容:
一、分類與型號
按施灑方式分類
固體播撒類:宜造粒,便于均勻撒布。
液體噴灑類:包括液體融雪劑和配成溶液使用的固體顆粒融雪劑。
按使用濃度時溶液的冰點分類
I型:冰點在-10℃~-15℃,適用于一般低溫環境。
II型:冰點小于-15℃,適用于極端低溫環境。
按氯化物含量分類
氯化物類:氯化物含量>1.0%,如氯化鈉、氯化鈣等。
非氯化物類:氯化物含量≤1.0%,如醋酸鉀、多元醇等環保型融雪劑。
二、技術要求
外觀
固體:顆粒或片狀,顏色均勻,無可見雜質。
液體:淺色均勻液體,無分層或沉淀物。
相對融雪化冰能力
I型:融雪能力需大于氯化鈉的90%。
II型:融雪能力需大于二水氯化鈣的90%。
氯化物含量
氯化物類融雪劑氯化物含量>1.0%(按標準方法測定)。
溶解性能
固體溶解時間:在規定條件下,固體融雪劑完全溶解時間≥720秒(確保緩慢釋放,延長作用時間)。
冰點
I型:-15.0℃≤冰點≤-10.0℃。
II型:冰點<-15.0℃。
腐蝕性控制
碳鋼腐蝕率:≤0.11mm/a(采用旋轉掛片法測定,模擬長期腐蝕效果)。
環保型融雪劑:碳鋼腐蝕率宜<0.08mm/a。
環保性能
植物種子相對受害率:≤50%(評估對植被的潛在危害)。
路面摩擦衰減率:
濕基:≤10%(確保融雪后路面不濕滑)。
半濕基:≤6%。
水不溶物:≤5%(減少對水體的污染)。
pH值:6.5~9.0(避免強酸或強堿性對基礎設施的腐蝕)。
重金屬含量限制
汞(Hg):≤0.05mg/kg
鎘(Cd):≤5mg/kg
鉻(Cr):≤50mg/kg
鉛(Pb):≤50mg/kg
三、試驗方法
標準規定了詳細的試驗方法,包括:
粒徑檢測(分樣篩篩分法)
水不溶物測定(過濾法)
含水率測定(烘干法)
冰點測定(航空燃料冰點測定法)
碳鋼腐蝕率測定(旋轉掛片法)
重金屬含量測定(電感耦合等離子體原子發射光譜法)
四、檢驗規則
檢驗批次:以同一批次、同一規格的產品為一批。
抽樣方法:按GB/T6678《化工產品采樣總則》執行。
判定規則:
若有一項指標不符合要求,應從該批產品中加倍抽樣復檢。
復檢結果仍有一項不合格,則判定該批產品為不合格。
五、包裝、運輸與貯存
包裝:
應標明產品名稱、類型、執行標準、生產日期、保質期、生產廠家等信息。
采用防潮、防污染的包裝材料,確保產品不受損壞。
運輸:
防止日曬、雨淋、受潮,避免與有毒有害物質混運。
貯存:
貯存在干燥、通風、陰涼的倉庫內,防止受潮和結塊。
六、地方標準補充
部分地區根據環境敏感程度制定了更嚴格的地方標準,例如:
北京(DB11/T161-2012):碳鋼腐蝕率≤0.11mm/a,且要求融雪劑施用時與綠化帶保持1.5米隔離帶。
河北(DB13/T1411-2017):碳鋼腐蝕率≤0.18mm/a,水泥混凝土質量腐蝕≤1.0%,強度腐蝕≤5.5%。
新疆(DB65/T4330-2021):根據施灑區域環境敏感程度分為I級、II級、III級,限制氯化物類融雪劑在敏感區域的使用量。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