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畜禽糞便堆肥化工藝流程是一個系統化的過程,旨在將畜禽糞便轉化為穩定的、富含養分的有機肥料。以下是一個典型的畜禽糞便堆肥化工藝流程:
一、原料準備與預處理
原料收集:收集畜禽糞便,并去除其中的大塊雜質,如石塊、塑料等。
輔料添加:根據畜禽糞便的碳氮比和含水率,添加適量的輔料,如秸稈、木屑、稻殼等,以調節堆體的碳氮比和含水率至適宜范圍(一般碳氮比為25:1至30:1,含水率為50%至65%)。
粉碎與混合:將畜禽糞便和輔料進行粉碎處理,并通過混合設備充分混合均勻。
二、堆肥發酵
建堆:將混合好的原料堆成條垛狀或放入發酵槽中,堆體高度和寬度根據具體情況而定,一般高度在1.5米至2米之間,寬度在2米至3米之間。
通風與曝氣:通過翻堆機、通風管道或風機等設備,為堆體提供充足的氧氣,保持好氧發酵環境。通風量需根據堆體大小和發酵階段進行調整。
溫度控制:在發酵過程中,堆體溫度會逐漸升高。需通過翻堆和通風等措施控制溫度,避免溫度過高(一般不超過70℃)導致有益微生物死亡。同時,保持堆體溫度在適宜范圍內(一般50℃至65℃),以促進微生物的活性。
發酵周期:發酵周期根據具體情況而定,一般條垛式堆肥發酵周期為15天至30天,槽式堆肥發酵周期為7天至15天。發酵過程中需定期翻堆,以保證發酵均勻。
三、后處理與加工
腐熟度檢測:發酵結束后,對堆肥進行腐熟度檢測。一般通過觀察堆肥顏色、氣味、質地以及檢測堆肥中的養分含量、種子發芽指數等指標來判斷腐熟度。
篩分與粉碎:將腐熟的堆肥進行篩分處理,去除其中的大塊雜質和未完全腐熟的物料。篩下物根據需要進行粉碎處理,以獲得粒度均勻的有機肥料。
造粒與干燥(可選):根據市場需求和產品定位,可選擇將粉碎后的堆肥進行造粒處理,并干燥至適宜含水率(一般不超過15%),以提高產品的商品性和便于儲存運輸。
包裝與儲存:將加工好的有機肥料進行包裝處理,并儲存在干燥、通風、避光的倉庫中,以防止肥料受潮、變質。
四、臭氣控制與環保措施
臭氣收集與處理:在堆肥過程中產生的臭氣需進行有效收集和處理。可通過設置臭氣收集裝置、生物濾池等設備對臭氣進行處理,以達到環保排放標準。
廢水處理:堆肥過程中產生的廢水需進行處理后達標排放或回用。一般采用沉淀、過濾、生物處理等方法對廢水進行處理。
上一篇:二合一轉鼓攪齒造粒機怎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