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幕除塵的依據標準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 工作原理與結構標準
水膜形成機制:水幕除塵器通過噴嘴將水順切向噴至器壁,形成覆蓋除塵器內壁的水膜。含塵氣體由筒體下部順切向引入,旋轉上升時塵粒受離心力作用被分離并拋向筒體內壁,被水膜層吸附后隨水流排出。
設備結構要求:水幕除塵器需配備離心板、無堵塞噴頭、水箱等組件,噴頭間距需控制在500-600mm,噴嘴與頂板風流方向呈75-80°夾角,確保霧化效果覆蓋全斷面。
2. 安裝位置與數量標準
煤礦場景:采煤工作面距上下出口不超過60m處需設置兩道水幕;掘進工作面距迎頭不超過60m設置兩道,距錨噴作業地點下風流方向100m內應設置兩道以上;巷道修理噴漿作業地點下風流方向50m內應設置一道。
建筑工地:水幕循環降塵系統需覆蓋整個作業區域,例如無錫地鐵建設工地通過在基坑作業區域內部支撐梁布設耐高壓不銹鋼管,每隔2米設置一組可調節高壓銅噴頭,實現全方位水幕籠罩。
3. 運行參數標準
風速與風量匹配:水幕除塵器對風量和風速要求恒定,需與工藝設備風速、風量參數兼容。例如制藥領域需解決水幕除塵器與工藝設備對風量、風速控制的矛盾,確保設備間兼容性。
水壓與霧化效果:水幕噴頭需保證水壓穩定,確保霧化水滴粒徑符合要求。例如煤礦井下防塵簾安設標準中,水幕噴頭需緊靠巷道上部,保證水霧均勻噴灑在除塵簾上。
4. 維護管理標準
日常檢查:瓦檢員需每班對水幕運行狀況進行檢查、監督和評估,重點檢查噴頭堵塞、水壓異常、水膜覆蓋情況等。
設備維護:定期清理水箱、噴頭等部件,確保無堵塞、無漏水。例如建筑工地需配置8個水表統計水量,與電箱統一編號,精準統計耗電量和出水量。
5. 環保與安全標準
粉塵排放控制:水幕除塵器需確保粉塵排放濃度符合國家標準,例如鍋爐水幕除塵器需將直徑0.1-20微米的粒子有效去除,同時脫除部分氣態污染物。
廢水處理:除塵后的污水需集中處理,例如制藥領域可直接排放至污水處理站或單獨建沉淀池經沉淀后排放。
6. 特定行業應用標準
煤礦行業:需遵循《煤礦平安規程》《煤礦作業場所職業病危害防治規定》等法規,確保水幕除塵器安裝位置、數量、運行參數符合煤礦防塵要求。
制藥行業:需符合GMP要求,確保水幕除塵器設計合理、技術先進,有效解決固體粉末粉塵問題。
7. 考核與監督標準
考核機制:通風區負責監督施工單位正常運用凈化水幕,依據《平煤股份二礦“一通三防”及爆破管理規定》對施工單位進行考核。
責任追究:對管理不到位、無故不正常使用的責任單位和責任人進行考核,粉塵超標嚴重時停止作業,造成不良影響或嚴重后果的,由礦進行責任追究。
上一篇:涼州區施有機肥補貼標準最新
下一篇:建有機肥廠申請找哪個部門批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