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雞糞有機肥加工核心流程
雞糞轉化為有機肥需經過發酵、粉碎、混合、造粒、干燥、冷卻、篩分、打包八大核心步驟,各環節緊密銜接,確保產品符合農業用肥標準。
發酵階段
目的:通過微生物分解有機物,殺滅病原菌、寄生蟲卵及雜草種子,提升肥效。
操作:將雞糞與秸稈、鋸末等輔料按比例混合,調節水分至50%-60%,堆成條垛或放入發酵槽。定期翻堆(每2-3天一次)以促進均勻發酵,發酵周期因設備而異(槽式發酵約10-15天,塔式發酵5-7天)。
關鍵參數:溫度控制在55-70℃,碳氮比(C/N)維持25:1-30:1,確保微生物活性。
粉碎與混合
粉碎:發酵后的物料經粉碎機破碎至粒度均勻(通常≤5毫米),便于后續造粒。
混合:按需求添加氮、磷、鉀等養分,通過混合攪拌機實現均勻混合,調整肥料營養成分。
造粒與干燥
造粒:采用圓盤造粒機、轉鼓造粒機或有機肥專用造粒機,將物料壓制成顆粒(粒徑2-4毫米),提高肥料利用率和儲存便利性。
干燥:通過滾筒干燥機將顆粒水分降至12%以下,避免結塊,熱風溫度控制在150℃以下,熱效率超70%。
冷卻與篩分
冷卻:冷卻機將干燥后的顆粒溫度降至室溫,防止儲存過程中結塊。
篩分:滾筒篩分機分離合格與不合格顆粒,確保成品率,不合格顆粒返回造粒環節重新加工。
打包與儲存
打包:自動打包機實現定量稱重(如25公斤/袋、40公斤/袋)和自動封口,便于運輸和銷售。
儲存:成品需存放于干燥、通風的倉庫,避免陽光直射和雨淋。
二、雞糞加工有機肥一體化設備組成
一體化設備通過模塊化設計,集成發酵、粉碎、混合、造粒、干燥等核心功能,實現全流程自動化生產,顯著提升效率并降低人工成本。
發酵系統
設備:槽式翻拋機、塔式發酵罐、自走式翻拋機。
特點:
槽式翻拋機:軌道式運行,適合規模化生產(日處理≥50噸),翻拋均勻度超95%。
塔式發酵罐:多層密閉結構,發酵周期短(5-7天),配備生物除臭系統,適合高端有機肥生產。
自走式翻拋機:柴油動力驅動,移動靈活,適用于臨時堆肥項目或場地受限場景。
粉碎系統
設備:鏈式粉碎機、錘片式粉碎機、立式粉碎機。
功能:將發酵后的雞糞粉碎至細度≤5毫米,確保原料均勻性,為后續造粒提供基礎。
混合系統
設備:雙軸槳葉式攪拌機。
功能:反向旋轉設計實現輔料(秸稈、菌劑)與雞糞的均勻混合,碳氮比精準控制在25:1-30:1。
造粒系統
設備:圓盤造粒機、轉鼓造粒機、有機肥專用造粒機。
特點:
圓盤造粒機:傾斜角度可調,成球率超90%,適合中小規模生產線。
轉鼓造粒機:連續生產能力達每小時5-10噸,顆粒強度好,適合大規模有機肥廠。
有機肥專用造粒機:采用濕法造粒工藝,無需預處理原料,能耗降低30%,簡化生產流程。
干燥與冷卻系統
干燥設備:逆流式滾筒烘干機,配備余熱回收系統,單位能耗≤35千瓦時/噸。
冷卻設備:304不銹鋼內膽與風冷設計結合,快速將顆粒溫度降至室溫。
篩分與打包系統
篩分設備:多層滾筒篩分機,精準分離2-4毫米標準顆粒。
打包設備:自動定量打包秤,精度在±0.2%以內,支持5-50公斤多種規格打包。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