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心設備配置
雞糞有機肥生產線需根據生產規模(年產3-10萬噸)和工藝需求定制,主要設備包括:
發酵系統
設備組成:進料輸送機、生物除臭機、混合攪拌機、專有升降式翻拋機、電氣自動控制系統。
功能:通過好氧發酵分解有機物,殺滅病原菌和雜草種子,提升肥效。
技術亮點:
發酵罐可實現8小時快速制肥,配套除臭系統解決環保問題;
槽式翻拋機適用于大規模生產,發酵周期10-15天。
粉碎系統
設備選擇:新型半濕物料粉碎機、LP鏈式粉碎機或籠式粉碎機。
功能:將發酵后的雞糞粉碎至粒徑≤2mm,確保原料細度均勻,提升造粒質量。
配料與混合系統
配料設備:電子配料系統、圓盤喂料機、振動篩(可配置6-8種原料)。
混合設備:臥式攪拌機或盤式攪拌機,確保原料與氮、磷、鉀等養分均勻混合。
造粒系統
設備類型:圓盤造粒機、轉鼓造粒機、平模造粒機等。
功能:將粉狀物料壓制成顆粒,提高肥料商品性和施用便利性。
技術參數:
顆粒形狀:標準圓球狀或不規則狀(根據市場需求選擇);
產量:單臺設備時產1-20噸,可多機并聯擴大產能。
干燥與冷卻系統
干燥設備:滾筒干燥機,通過熱風爐或余熱回收系統降低顆粒水分至≤15%。
冷卻設備:冷卻機,快速降低顆粒溫度至常溫,防止結塊。
篩分與打包系統
篩分設備:滾筒篩分機(一級或二級篩分),分離合格顆粒(粒徑2-4.75mm)與不合格顆粒。
打包設備:電子定量打包秤、自動縫包機,實現25-50kg/袋的自動化打包。
二、生產工藝流程
雞糞有機肥生產需經過發酵、粉碎、混合、造粒、干燥、冷卻、篩分、打包八大環節,具體流程如下:
原料收集與預處理
收集:及時清理雞舍,避免雞糞長時間堆積導致養分流失。
除雜:通過篩分設備去除羽毛、墊料、石塊等雜質。
調節水分:添加秸稈粉、鋸末等輔料,將含水率從70%-80%降至50%-60%。
調節碳氮比:添加秸稈、稻殼等(碳氮比25-30:1),促進微生物分解。
發酵處理
建堆:將雞糞與輔料混合堆成條垛(高1.5-2米,寬2-3米),或使用發酵槽。
添加菌劑:按1噸雞糞添加1-2公斤EM菌或枯草芽孢桿菌,加速發酵。
翻堆與控溫:
發酵初期溫度升至50-60℃時,每隔2-3天翻堆一次;
維持2-3次65℃以上高溫,持續7-10天殺滅病原菌;
發酵完成標志:溫度降至40℃以下,物料呈黑褐色、無臭味。
粉碎與混合
粉碎:將發酵后的物料通過粉碎機細化至粒徑≤2mm。
混合:按配方添加氮、磷、鉀等養分,確保總養分含量≥5%。
造粒與后處理
造粒:通過圓盤或轉鼓造粒機將物料壓制成顆粒。
干燥與冷卻:滾筒干燥機降低水分至≤15%,冷卻機降溫至常溫。
篩分與打包:分離合格顆粒,不合格顆粒返回造粒環節,合格產品打包入庫。
三、技術優勢與創新
智能化控制:采用PLC系統,精準調控發酵溫度、濕度和翻拋頻率,提高生產效率。
環保節能:
發酵罐密封設計減少異味排放;
余熱回收系統利用烘干廢氣預熱原料,降低能耗30%以上。
多功能一體化:設備集成粉碎、混合、造粒等功能,占地面積小,投資回報周期短。
四、應用案例與效益分析
大型有機肥廠:采用年產5萬噸生產線,配備全自動發酵罐和圓盤造粒機,年銷售額超5000萬元,凈利潤率20%以上。
中小型農場:選擇槽式翻拋機和小型造粒機,成本降低50%,滿足自用及周邊銷售需求。
環保效益:每處理1萬噸雞糞可減少COD排放120噸,同時生產有機肥3000-5000噸,實現資源循環利用。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