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頭豬一年產生的固體糞便量:
平均估算:成年豬日產糞便約2-3公斤,年產量約0.73-1.095噸(濕糞)。
細分數據:不同類型豬糞便產量差異顯著,例如:
泌乳母豬:日產15公斤,年產量約5.475噸;
生長豬:日產2.5公斤,年產量約0.912噸;
幼豬:日產0.5公斤,年產量約0.182噸。
豬糞生產有機肥的核心設備及流程:
發酵設備:
槽式翻拋機:適用于大規模、環保要求高的場景,通過翻堆實現均勻發酵,處理量大且自動化程度高。
發酵罐:全密封設計,占地面積小,發酵效率高,適合場地受限或北方寒冬使用。
加工設備:
粉碎機:將發酵后的物料粉碎至均勻顆粒,提升成品質量。
篩分機:分離粗細顆粒,確保產品粒度一致。
造粒機(如圓盤造粒機):將物料制成顆粒狀,便于機播和運輸。
烘干機與冷卻機:烘干顆粒以增加強度,冷卻后防止結塊。
打包機:自動計量裝袋,便于銷售和儲存。
輔助設備:
輸送機:連接各環節,實現物料自動化傳輸。
除臭系統(可選):減少發酵過程中的異味排放。
設備選型建議:
規模匹配:根據豬場存欄量選擇設備產能。例如,24萬羽雞場年產濕糞約1000噸,可參考類似規模選擇設備;豬場需根據實際糞便產量(如年產1萬噸濕糞)配置日處理能力匹配的發酵和加工設備。
工藝需求:若需生產顆粒肥,需配備造粒機;若以粉劑肥為主,可省略該環節。
自動化程度:大型豬場建議選擇全自動化生產線,減少人工成本;小型豬場可選用半自動化設備降低成本。
投資成本參考:
小型生產線(年產1萬噸):約10-20萬元,含發酵、粉碎、篩分、打包等基礎設備。
中型生產線(年產3-5萬噸):約30-50萬元,增加造粒、烘干等設備。
大型生產線(年產10萬噸以上):約100萬元以上,配備全自動化控制系統和高效處理設備。
下一篇:返回列表